2020好未來TI大會:聚焦教育數字化轉型,提供更懂教育的科技服務
2020-07-28
7月28日,2020好未來TI智慧教育開放合作大會(以下簡稱“TI大會”)在京舉行。大會以“并肩同行向未來”為主題,著眼于科教產品在教育場景中的探索和落地。會上,教育數字化轉型工具好未來教研云、直播云全新升級亮相。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以下簡稱“中國教科院”)聯合奧緯咨詢、好未來發(fā)布《2020中國K-12教育培訓To B市場發(fā)展報告》,并與好未來共同開啟未來學校研究項目,助力行業(yè)走向教學的數字化、智能化新時代。
好未來集團智慧教育開放平臺總裁黃琰表示,教育的數字化轉型正在發(fā)生,這也是好未來對外開放的起點。好未來希望用更懂教育的科教產品推動行業(yè)進步,在后疫情時代助力教育OMO模式的發(fā)展。
好未來集團智慧教育開放平臺總裁黃琰發(fā)表主題演講
好未來教研云全面開放,打造教師專屬“百寶箱”
隨著數字科技的快速發(fā)展,一堂信息時代的好課,離不開優(yōu)質教研內容和高科技備課工具的輔助。在線備課、數字化課件逐漸成為老師教學的標準配置。為此,好未來首次對全行業(yè)教師開放教研云系統(tǒng),讓每一位老師都能有好用、專業(yè)的授課教學“百寶箱”。
好未來教研云沉淀了好未來十余年的教學教研經驗,擁有近600萬道精品題庫及海量動態(tài)化多媒體素材。數據化標簽讓每道“好題目”都能達到優(yōu)質課件的標準;動態(tài)化多媒體素材則幫助學生更加直觀了解知識點,讓學習不枯燥。
作為一款好用、專業(yè)的備課工具,好未來教研云還通過數字圖書、可視化小視頻及小程序等功能實現備課資料的快速索引,所見即所得;通過課件一鍵自由轉化、“一變五”等功能滿足不同教學場景的需求;通過專屬學科生成器功能,快速適用不同科目……憑借各項特色功能,好未來教研云把時間還給老師,讓老師更專注于個性化教學。
直播云版本升級,打造全新“在線課堂”
本次大會上,好未來直播云再度升級為3.0版本,圍繞“在線課堂”的教學痛點進行迭代,通過集結模式、上課點名等功能,真實還原線下課堂,營造線上教學的儀式感;通過講臺互動等功能,營造線上教學互動場,讓學生的每次進步都能被看見;通過“X空間”中PK和光榮榜等功能,突出線上教學中的表揚和鼓勵場景,營造線上教學關注場。
此外,直播云全新發(fā)布30人小班課模式,幫助培訓機構將線下小班課程便捷遷移到線上,并完整保留線下課堂中的互動感。
為了打造更懂教育的在線課堂,升級后的直播云互動體驗功能超60項。正如直播云產品介紹所言,“工具逐漸退居幕后,讓老師像線下一樣,上好每一堂在線課”。
共推教育數字化進程,騰訊云與好未來智慧教育開放平臺深化合作
2019年,騰訊云與好未來智慧教育開放平臺開啟首個戰(zhàn)略項目,騰訊云通過云端服務形式支持好未來雙師直播課堂。該項目致力于實現教育普惠,讓全國不同地區(qū)的學子都能享有優(yōu)質的教育資源。
本次大會上,騰訊云與好未來智慧教育開放平臺宣布進一步深化合作。雙方將依托騰訊強大的連接能力和底層技術,與好未來在教育行業(yè)的實踐和積累,共同圍繞教育基礎設施、行業(yè)標準、互聯網+教育應用平臺等方向緊密聯動,推動教育行業(yè)的數字化建設,加速教育普惠進程。
騰訊云+好未來智慧教育開放平臺戰(zhàn)略合作簽約儀式
騰訊副總裁、騰訊云總裁邱躍鵬表示,騰訊云與好未來智慧教育開放平臺將發(fā)揮雙方各自的行業(yè)優(yōu)勢,共建優(yōu)質的教育應用及個性化內容,為企業(yè)服務端口和政府服務端口的用戶做好數字化助手,提升教育質量。
攜手專業(yè)機構,推動校外未來科教探索落地
會上,中國教科院聯合奧緯咨詢、好未來發(fā)布《2020中國K-12教育培訓To B市場發(fā)展報告》,全面勾勒出教育To B(即企業(yè)服務)市場的未來圖景。中國教科院未來學校實驗室主任王素表示,受疫情的影響,未來教育形態(tài)會呈現多元化趨勢。教育培訓To B市場將走向內部融合、互相借力,外部跨界、一體化打通全場景的新格局。因此,多方力量需攜手向前,從而更好地賦能校外培訓機構、助力機構提升辦學質量。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未來學校實驗室王素主任發(fā)言
今年7月20日,好未來獲得中國教科院“未來學校研究共同體”授牌。大會現場,好未來邀請河北保定拓普培訓學校校長高娟、河北邯鄲天驕教育培訓學校校長李艷飛、河南愛上課教育有限公司校長蘆靜三位機構代表,正式啟動面向校外體系的未來學校研究項目。這是校外教培機構首次參與到未來學校這一教育信息化重要課題研究中。會上,中國教科院未來學校實驗室副主任曹培杰表示,未來學校研究共同體將充分發(fā)揮科研引領優(yōu)勢,實現資源和信息的共通和共享,建立校內外的連接,探索富有中國特色的未來學校發(fā)展模式。
大會現場,面向校外體系的未來學校研究項目正式啟動
從左到右:曹培杰、高娟、李艷飛、蘆靜、王素、黃琰
后疫情時代,科技和教育的融合為未來教育提供更大的想象空間。好未來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將在科教產品研發(fā)方面持續(xù)探索,通過打造教育核心產業(yè)鏈推動行業(yè)的數字化進程。同時,好未來將堅持合作共濟,與行業(yè)攜手共建更公平、更有質量、更有溫度的美好教育。